-
上行出中渭桥。有一人从桥下走,乘舆马惊。于是使骑捕之,属廷尉。释之治问。日:“县人来,闻跸,匿桥下。久,以为行过,既出,见车骑,即走耳。”释之奏当:“此人犯跸,当罚金。”上怒日:“此人亲惊吾马,马赖和柔,令它马,固不败伤我乎?而廷尉乃当之罚金!”释之日:“法者,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。今法如是,更重之,是法不信于民也。且方其时,上使使诛之则已。今已下廷尉,廷尉,天下之平也,壹倾,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,民安所错其手足?唯陛下察之。”上良久日:“廷尉当是也。”《汉书·张冯汲郑传》
-
联系我国实际,论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。
-
简述国家机构的特点。
-
大学生小吴参加了一次普法宣传,当有群众问他什么是“立法”时,小吴解释说:“在我国.立法就是国家机关根据各自的需要创制新的法律文件的活动。”
-
简述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的颁布时间和历史地位、主要内容、特点及历史意义。
-
《尚书·康诰》:“人有小罪,非眚(音省——编者注),乃惟终,自作不典,式尔,有厥罪小,乃不可不杀。乃有大罪,非终,乃惟眚灾,适尔;既道极厥辜,时乃不可杀。”